发布人: 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 发布时间:2024-09-12 浏览次数:7433次
军旅铸魂,粮海扬帆
徐之亮1990年投身军营,以青春热血书写忠诚,1990年12月入党,1994年退伍。当卸下戎装后,他并未选择安逸,而是将部队赋予的坚韧与智慧,化作一粒种子,深植于龙泉粮食购销公司的沃土之中。从此,他的人生轨迹与粮食事业紧密相连,开启了长达三十载的崭新篇章。2021年至今任永丰公司经理。所在企业及个人先后荣获“第七届安徽省省属企业文明单位”“池州市粮食销售工作先进个人”“安徽省粮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粮食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党建为舵,领航前行
2022年,永丰公司党支部正式成立,徐之亮作为支部书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建设,紧紧围绕粮食主责主业,精准定位企业发展方向,致力打造干部职工队伍,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上下团结奋斗谋改革、拓市场、抓营销、强管理、求发展,顺利完成2.5万吨粮食仓库的建设,并积极争取到粮食储备任务近1万吨,收购粮食2万余吨,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受益的壮举,营业收入与利润额均大幅超额完成预算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果显著,生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勇担使命,守护粮安
逆境方显英雄本色,每一次临危受命,对徐之亮来说,就意味着更大的担当和更多的付出。2020年7月8日,公司所在地池州市东至县龙泉镇下起暴雨,河流水位上涨,内涝严重。接到暴雨预警时,徐之亮正在江西出差,他立刻中止手头工作,翻山越岭赶回粮库,迅速组织10余名职工封堵仓门,搭建防水墙,通过增设排水管道等方式,全力加快积水外排速度,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洪一线,一刻也不曾停歇,成功阻止大水漫灌到仓库中。粮食安全得以保全,但他的私家车却被大水浸泡了,正是这种身先士卒、勇于担当、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极大地激发了职工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粮食工作的决心和信念。在日常工作中徐之亮同志始终教育广大职工要发扬军人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坚持粮食经营工作的必胜信心,要坚持“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的服务宗旨做好粮食工作。
创新驱动,开拓新篇
面对东至县南部粮食仓储设施仓容不足、仓库老旧、发展资金匮乏等困境,徐之亮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各方资源。他充分利用公司优势,加强与周边省份的粮食产销合作,打造浙赣皖边界地区粮食贸易桥头堡。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粮食经营量稳步增长,贸易额与净利润屡创新高。特别是2022年,公司全年粮食经营量达11万吨,贸易额近3亿元,净利润突破300万元,收购东至县本地产原粮5万吨,平均高出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80-100元/吨,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更为区域粮食产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同时,他创新动态粮食收购方式,通过对接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烘干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积极与烘干企业展开合作,从田间地头和种植农场收购湿粮,掌握一线低成本粮源,拓展利润空间,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4年1-7月,完成市场粮食销售4.7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240%,利润总额178万元,同比增长334%。短短几年,公司承担省外异地代储粮食数量居全省第一位,荣获安徽、浙江两省“省外异地代储示范库”称号,成为区域粮食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从1994年到2023年,组织上对我的工作做了几次安排,接任了几个企业主要负责人,服从组织安排,几次临危受命,保持军人固有的品质,讲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很难,选择了意味着担当,对企业的负责,意味着日日夜夜的付出,马不停蹄的市场奔跑。但我认为,只要付出了、努力过,人生的价值就不一样。当看到公司持续发展壮大,职工们日渐富裕,家庭生活愈发美好,我内心便充满了特别的成就感。”徐之亮这样说道。
徐之亮同志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带领永丰公司立足区位优势,发挥贸易中转和桥头堡作用,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推进“产、购、储、加、销”基地深度衔接,认真谋划省外异地代储的顺价销售工作,加快与江浙沪大型用粮企业互联互通和深度融合,为推进省粮食产业集团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
三十载春秋,徐之亮将一颗“粮”心融入血脉,无私奉献于粮食事业。他深知,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担当与付出,但正是这份坚持与努力,让他的人生价值得以升华,让他的优良品质得以传承。展望未来,他将继续带领集团所属永丰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粮食企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