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所属企业资讯

聚焦科技赋能 省储备粮公司着力培育储粮行业新质生产力

发布人: 安徽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4-12-09 浏览次数:1843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日益紧张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在这一进程中,位于安徽省舒城县杭埠镇的安徽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库以下简称中心库,作为政策性粮食储备的创新实践者,正以绿色科技储粮为突破口,聚焦重点领域难题攻关,着力培育储粮行业新质生产力

中心库占地约500亩,拥有高大平房仓70个廒间、浅圆仓4座、立筒仓5座以及油罐12座,总库容40万吨,现有储备规模30万吨。这里不仅是粮食的聚集地,更是绿色储粮技术的试验田。多年来,中心库秉承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四无粮仓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探索和实践绿色科技储粮的新模式、新技术。

c2c89b3b4fb753ae7e94c01139199cd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构筑坚强战斗堡垒中心库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加强人才引进,注重教育培养,着力打造一支敢担当、善创新、作风硬的干部队伍。自2013年起,中心库在历届全国和安徽省粮食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多次获得全国和安徽省比赛金奖、银奖,充分展现了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的积极成效据统计,职工中获得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4人次;安徽省十佳粮油保管员1人次;全国粮食行业技能拔尖人才6人次;安徽省技术能手9人次;安徽省金牌职工2人次。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优秀人才中有6位是党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培育储粮行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ef50b070cecbe58f3cb54da4db29bbc

加强科技创新赋能解决售粮群众难题在中心库的粮食收购现场,可以看到一辆辆满载着麦香的货车正有序入库交售粮食。工作人员按照规范程序,经过扦样、质检、过磅等一系列标准流程后,黄灿灿的小麦由输送机输送入库,各个环节井然有序……工作人员通过一张卡就能知道粮食的品质和数量信息。据了解,这是中心库运用的智慧皖粮出入库系统,利用二维码代替售粮客户信息,粮食数量、质量、价格等信息自动上传、自主查询,不仅简化售粮流程,方便农户售粮,又杜绝人为因素,堵塞环节漏洞,让售粮客户心中有底、售粮过程公开透明。另外,为方便售粮客户查询,库点还在客服大厅及室外安装有LED显示大屏,大屏不间断滚动播放车辆状态,客户可以根据大屏显示的信息,了解自己所在业务环节。此举大大节约了叫车入库以及计量等环节的时间,出入库能力由原来的日出入库3000多吨,提高到了5000多吨,真正让送粮群众少排队、快售粮。

f6bb92b6b598fdfe72c55863c48670b

深入推进科学储粮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中心库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绿色储粮、低碳环保的号召,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和安徽省省级大师工作室,设立党员示范岗,专注绿色储粮新技术的研发、创新与传承,取得显著成果。中心库与多家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了横向通风、气调、控温、智能通风等十多项绿色储粮技术,实现了节粮减损、企业增效的目标。自主研发智氮储粮系统,提升储粮品质与效率成功研制筒仓取样器、气密性检测风机及仓库风机快速接口装置,增强仓储管理便利性与精准性联合研发数字粮库系统,实现仓储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实时监控粮情变化,确保储粮安全。

2348ac7cc90ad8c66128c74ad37eccd

走进中心库机房,一排整洁的制氮设备正在运转,产出的高浓度氮气源源不断地通过管道流入对应的粮堆中,通过置换改变粮堆的气体成分,达到抑菌防霉杀虫的效果。同时,中心库还对仓房进行了隔热和气密性改造,降低了吨粮费用,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既保证了食品安全,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据统计,每年可减少约900公斤的药剂处理造成的环境污染,为市场提供了合格的绿色粮源。

当前,中心库正开展5.6万吨高标准仓储粮新技术、新工艺示范工作,验证综合粮情智能分析预警系统”“害虫在线检测系统等方面应用效果。通过开展横向通风技术提升进出粮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准低温储粮与气调防治害虫目标,降低费用、增强保水性、降低损耗。同时,评估食品级惰性粉、S-烯虫酯等多项绿色新型储粮害虫防治技术适应性,构建综合防虫技术体系,为未来储粮工艺的优化提供全面、高效解决方案。

党旗在仓储一线高高飘扬,引领着绿色科技储粮的创新之路。未来,省储备粮公司将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不断在科技储粮和绿色储粮上取得新成效,全面推进所属库点仓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守好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