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贸易加速度,冲刺全年目标新高地--省粮食产业集团2024年粮食经营贸易量创历史新高
2024年,省粮食产业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集团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1236”战略目标,聚焦核心职责与主营业务,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购销中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展粮食市场经营业务,粮食市场化经营贸易量首次突破250万吨,创历史新高。预计到12月底,经营贸易量可达260万吨,同比增长41%。一、深入调研,精准预判市场午季小麦、秋季稻谷上市之初,集团所属省粮油经贸公司、省机械化粮库经营业务人员携带粮食检化验设备,深入省内、河南、江苏、重庆、广东、海南、浙江等地开展小麦、稻谷生产情况调研,对粮食产区的粮食质量、产量、价格等进行摸排,了解农户种粮成本和期望售价。走访饲料厂、面粉厂、贸易合作伙伴,了解市场需求情况,并将实地调研后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归集整理、综合预判。二、分片设点,高效推进收购根据前期调研与合作伙伴采购意向,分片设点,多点布局,在全国多个省份设有近40个收购站点,全面覆盖并高效开展粮食收购业务。在收割高峰期,业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时了解收割的进度以及农户的售粮意愿和需求,迅速掌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收购力度和收购方式,确保装船或入仓进度。在个别水运码头,业务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日工作时间接近16个小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成功实现了日收购数量高达1500吨的骄人佳绩。三、严明责任,强化风险管理严守“一规定两守则”安全责任要求,建立健全贸易业务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体系,细化业务流程的闭环管理。严格调研、业务洽谈、会议决策、合同签订、粮食购销、储存、加工、货款结算、资金回笼等环节全过程管控,筑牢经营防护网,确保每一环节安全可控,为粮食购销业务的稳健运行奠定坚实基础。四、动态革新,优化经营模式按照“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采取以销定购、以效定购,通过代购代销、即购即销、代购代储,仓库收购、码头车站收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粮油贸易业务。全年与西南、东南等粮食销区开展政策性粮补库业务,与温氏、新希望、牧原、益海、立华等大型饲料企业签订饲料粮购销合同,与五粮液集团、浙江黄酒集团、仁怀市红谷集团等头部企业合作,酒用粮业务实现新突破。不断创新动态粮食收购方式,通过无缝对接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烘干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积极与烘干企业展开合作,从田间地头和种植农场收购湿粮,掌握一线低成本粮源。充分利用闲置仓库,主动融入长三角,扩大异地代储规模,争取浙江省各级储备粮代储业务总量达5万多吨。五、严抓品质,彰显国企担当机械化粮库作为五粮液战略供应商,在今年受五粮液专供小麦在安徽种植基地和个别产区质量不达标的影响下,多次派人携带验化验仪器到外省采购,为降低采购成本并确保小麦质量,业务人员不辞辛劳,白天深入农户家中、售粮摊点进行实地查看与取样,夜晚则满载着小麦样品返回住所,进行细致入微的指标检验,尽管工作异常艰辛,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集团上下秉承“品质至上,效益随后”的原则,在短暂的午季与秋季里,凭借高效灵活的运营策略,在粮食购销业务上,取得了显著成绩。顺利完成五粮液原粮保供任务,有效缓解了当地农户的售粮难题,也促进了企业收入的增长,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体现了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
了解详情